大发注册 - 大发注册
大发注册2023-01-31 16:05

大发注册

大家好!我是“雪山之王”******

  最近

  一只半岁的雪豹被放归时却赖着不走

  可爱举动打动了不少网友

 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

  可盐可甜的“大猫猫”——雪豹

  1

  我从哪里来?

  图源:央视新闻

  “雪山之王”雪豹的行踪非常隐秘,然而,比雪豹更隐秘的是雪豹的化石记录。捷克、奥地利、俄罗斯,甚至中国周口店都曾声称发现过雪豹的化石,但最终都是误认。

  较为可靠的化石记录仅有两条:一个是在阿尔泰山的山洞,另一个是巴基斯坦上西瓦利克山脉发现的下颌骨化石。随着一颗几乎完整的大猫头骨现世于西藏札达盆地,人们终于初步揭开了雪山之王的身世。这颗头骨形成于440 万年前,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具有一定雪豹特征的化石,但它比现存的雪豹体型小约 10%。科学家称其为布氏豹(Panthera blytheae),是与雪豹亲缘关系最近的化石种。

  图片来源:J. Tseng 布氏豹(Panthera blytheae)的头骨

  雪豹虽然名字带“豹”,但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现存大猫却是虎。老虎与雪豹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分道扬镳,并无定论。可以确定的是,它们的分化是大型猫科动物中最早的。最终,雪豹成了雪山之王,老虎成了丛林之王,而与雪豹关系最近的布氏豹,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  图片来源:Mauricio Antón 布氏豹(Panthera blytheae)的复原图

  2

  别看我可爱,我浑身都是“武器”!

  雪豹是大型猫科动物里体型较小的,成年后体重大多数为20-55千克,少部分的雄性能达到75千克以上。它们的四肢比例较短,身上的毛发浓密蓬松,它有一条很长很粗的尾巴。

  图源:搜狐网 雪豹的形态

  跟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,雪豹也是独居生活的,只有在发情期,它们才会成对出现。白天雪豹主要躲在岩石下休息,到了早晨和晚上,它们就开始频繁活动了。

  雪豹是高原物种,主要活动在海拔3000-5000米的地区,为了应对寒冷、缺氧的环境,并在陡峭山间生存和捕猎,雪豹进化出许多“秘密武器”:

  自带“加湿器”

  与其他大猫相比,雪豹的头骨宽而短,特别是眶后突部分拱起明显,鼻骨宽大。这使得雪豹的鼻腔更大,能给寒冷干燥的空气高效加温加湿。雪豹还长着大鼻孔,每次呼吸可以吸进更多的气体,因此能在稀薄的空气中获取更多的氧气。

  “雪”盆大口

  雪豹的犬齿横截面呈圆形,因此从各个方向都能对口中的猎物施力,很适应在悬崖峭壁间多样且不确定的攻击角度。另外,雪豹的嘴能张到超过 70°,方便咬住大型猎物粗壮的脖子。

  图源:搜狐网 张开嘴的雪豹

  抗寒防冻“厚外套”

  密集的毛发豹属动物中,数雪豹的毛最密,平均每平方厘米皮肤上有 4000 根毛发。它的毛也最长,冬季腹毛的长度能达到 12 厘米。又厚又长的毛能在雪豹的皮肤附近形成空气层,有效隔绝外界的寒冷,防止热量散失。

  图片来源:snowleopard.org 雪豹的毛

  “雪地靴”

  雪豹的脚掌宽大,指缝间也有厚厚的毛,就像穿了雪地靴,既能保暖,还能轻盈走过雪地而不会下陷太深。

  3

  一个小秘密,你们听了不许笑!

  雪豹是豹属里唯一不会咆哮的物种,这主要取决于发声构造。简单来说,能够咆哮的猫科动物,其舌骨未完全骨化,延展性较高,能发出吼叫声;那么不能咆哮的猫科动物,舌骨则完全骨化,只能发出“咕噜”声。

  图源:央视新闻

  而雪豹的舌骨骨化程度比老虎高

  但又没有小猫那么高

  介于二者之间

  所以雪豹既不能咆哮

  也不能发出“咕噜”声

  它的叫声

  更像是喘粗气的样子

  感兴趣的话

  大家可以搜雪豹的叫声听一听

  有惊喜哦~

  4

  属于我的纪念日

  雪豹的分布范围仅限于中亚12国里面,即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地带。在过去,雪豹因为皮毛是上好的原料,所以遭到人们的大量捕杀,导致生存状态一度濒危,好在经过多年的保护工作,它们已经成功地从“濒危”下降到“易危”。

  目前雪豹的生存状态还不乐观,它的栖息地被严重破坏,尤其是在中亚的一些国家里面,受农牧业、采矿业的影响,加上对偷猎盗猎的打击力度以及气候等因素,雪豹威胁因素仍较为严重。

  图源:新华社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

  2013年10月22—23日,为期两天的全球雪豹保护论坛在吉尔吉斯斯坦落下了帷幕。决定将每年的10月23日设为国际雪豹日,同时把2015年确定为国际雪豹年。另外,在此次论坛期间,代表们还通过了《2013-2020年雪豹及其栖息地保护全球规划》和《雪豹保护比什凯克宣言》。

  雪豹主要的栖息地在我国,我国雪豹的数量占总量的60%以上,我国针对野生雪豹的保护,主要有三大措施:一是保护栖息地及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区,二是打击偷猎盗猎及非法贸易,三是加强动物保护意识及法律宣传。

  图源:生态环境部 雪豹“自拍”

 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

  “奶凶”的雪山之王

  值得更多人的了解和关心

  需要全人类共同保护

  资料来源:科普中国、京动世界、科普时报、新华社、央视新闻、生态环境部、国家地理中文网

  整理:董小娴

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——北约空中警戒前哨******

  自乌克兰紧张局势加剧,美国便向靠近俄罗斯的区域部署先进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。美F-35战斗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,就抵达位于德国西南部莱茵河流域附近的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。美国驻欧洲空军声称,这是为加强北约集体防御的谨慎措施。

  作为美空军的重要海外军事基地,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坐落在埃菲尔山区之中,紧邻比利时与卢森堡。该基地拥有超过3000米的主跑道和2400米的辅助跑道,长期驻扎有5000名美国现役军人和7000名服务保障人员。

  回望历史,二战结束后,美英法三国根据《波茨坦公告》的条款占领德国西部。北约成立后,为应对冷战紧张局势,美国希望将其驻扎在西德的战斗机部队向莱茵河以西移动。经协商,法国最终同意在莱茵兰-普法尔茨占领区内建立空军基地。1951年,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开始建造,该基地被称为二战以来德国土地上最坚固的基地之一。

  该基地建成至今,驻扎过多支美空军部队。1953年,该基地正式启用,成为美驻欧空军第10战术侦察联队的司令部。第10战术侦察联队在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驻扎期间,先后更换多款战机以应对来自苏联的压力。此外,美国空军多支部队轮番调至该基地,部队搬迁调整频率极高。

  本世纪以来,因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配套设施完善,美军战斗机参加欧洲联合军事演习期间多在此停留并接受补给保障。随着北约行动的推进,该基地战略作用日益明显。2015年,美军第354战斗机中队从戴维斯-蒙森空军基地部署到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,以支持大西洋决心行动。俄乌冲突的爆发,更加凸显了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重要战略地位,由该基地实施的空中警戒行动不断增多。

  可以预见,未来斯潘达勒姆空军基地的作战力量还会增加。这也再次表明,执迷于霸权主义的美国“干涉成瘾”,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破坏者。(■茅蔚业 周嘉政)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大发注册地图